【眼睛乾澀怎麼辦?中醫護眼小秘訣】 泉安堂中醫診所 許大千醫師
隨著現代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,乾眼症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問題。眼睛乾澀、刺癢、甚至視力模糊,不僅影響日常生活,還可能帶來長期的不適。然而,許多人往往忽視眼睛健康的重要性,認為這些症狀只是小問題。
在中醫的角度來看,乾眼症不僅與外界環境有關,還可能涉及體內陰虛、肝血不足或氣血運行不暢等問題。因此,除了護理眼部,調養身體內在也是舒緩乾眼症的關鍵。大千醫師將帶您深入了解乾眼症的成因、中醫觀點以及有效的調理方法,讓您的雙眼重拾滋潤與舒適????
-
| 危險因子
.使用隱形眼鏡、某些藥物(如利尿劑、抗組織胺、某些抗憂鬱藥物)、結締組織疾病、幹細胞移植的病史
.可能為缺乏維生素A(縮胃手術、營養不良)、Bell palsy(進一步造成眼瞼無法完全閉合)所造成
.高危險族群還包含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、代謝症候群(包含高血壓、高血糖、異常血脂、過度的腹部脂肪)、焦慮症或憂鬱症縱使沒有使用精神科藥物之下
| 中醫文獻‧成因解析
<火邪內盛>
張子和認為:「目不因火則不病」,眼疾大多由「火」所致。不同的火邪導致不同部位的眼睛不適
‧氣輪赤(白眼球發紅):肺火過盛
‧肉輪赤(眼瞼紅腫):脾火旺盛
‧水風輪翳遮(角膜混濁):肝腎火盛
由此可見,內火過旺是乾眼的重要病因
<氣血不足>
《內經》指出:「肝受血而能視」,眼睛的健康與 #肝血供應 密切相關。而李東垣進一步提出,#眼睛的滋養來自脾胃的運化功能。當氣血虛弱、脾胃失調時,眼睛容易出現乾澀和視力模糊
<陰虛燥熱>
傅仁宇在《審視瑤函》中提到,現代人長時間用眼或過度疲勞,容易損耗「神水」(即身體中的精液與津液),導致眼睛乾澀、紅腫或細小紅血絲明顯。若不加以調養,病情可能惡化
-
| 中醫的調理原則
<滋陰養水,抑制內火>
乾眼症多由陰虛火旺所致,應以滋養肝腎之陰、補充津液為主。
傅仁宇建議使用「四物五子丸」,以補血滋陰,恢復眼睛的潤澤
<調理脾胃,補氣養血>
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,調理脾胃有助於改善氣血不足導致的眼疾。《醫學心悟》指出,久病或體虛者可選用「逍遙散」或「明目地黃丸」,進一步滋補肝腎,調理氣血。
<戒除不良生活習慣>
文獻強調,過度用眼、熬夜、飲食不節(如嗜酒、進食辛辣)、房事無度等,皆會損耗身體的津液與陰精,加重乾眼症狀。養成規律作息、保持適度休息,對緩解乾眼非常重要
-
| 護眼建議
• 減少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,適當休息
• 改善環境濕度,避免空氣過於乾燥
• 飲食中增加富含維生素A和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,例如胡蘿蔔、深海魚
• 使用中藥茶飲,如光明亮眼茶(養肝明目)
• 建議多一點有氧運動因為其可增加眼淚的分泌
• 吃低升糖指數(如蔬菜、全麥物)也可以改善乾眼症狀
• 對於使用隱形眼鏡的病人,減少使用頻率(或停止)是建議的
• 臨床研究證實,#熱敷、#眼瞼加溫面罩、護目鏡、紅外線加熱器及眼瞼按摩等方法,能有效改善瞼板腺阻塞,增加淚膜穩定性與脂肪層厚度
以上文章作者為泉安堂中醫診所_許大千醫師
若有乾眼症相關病症,選擇中醫治療會是您正確的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