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 食物的性質:四氣五味 /

#藥食同源 中記載,中醫認為食物的性能和藥物的性能是一樣的,同樣包括 #性味 #歸經 #補瀉 等理論。而食物的功用是由性能所決定的。

 

----今日卓創辦人與大家一同分享何謂 #四氣 #五味 ----

“四氣“又稱”四性“

-即寒性、涼性、溫性、熱性。再加上 平性(不寒不熱),又稱為”五性“。

:寒涼屬性的食物,熱證適宜

‣溫熱屬性的食物,寒證適宜

‣酸味的食物,有收斂,固澀作用,可以生津止渴及止汗

‣甘味的食物主要有補益作用

‣苦味的食物有瀉下,清熱的作用

結論>根據食物四性味和疾病的寒熱虛實,再選擇合適的食物治療。

-

“五味“

-即食物的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。實際上還有淡味和澀味,但一般把淡味附於甘味,把澀味附於酸味。

‣酸味 - 包括酸澀味,有收斂固澀作用。能止汗,止瀉。(EX:檸檬、烏梅、醋)

‣甘味 - 有補益強壯的作用,例如紅棗,南瓜,飴糖,及多種動物的肉和內臟。甘淡味有利尿除濕作用。(EX:薏米、冬瓜)

‣辛味 - 包括辛辣,芳香味,有宣散風寒,行氣活血的作用。(EX:姜、蔥、酒、胡椒、辣椒)

‣鹹味 - 有軟堅散結,潤下作用能治痰核,便秘。具有鹹味的食物多為海產類。(EX:鹽、海帶、紫菜、蟹)

 

\酸入肝,苦入心,甘入脾,辛入肺,咸入腎/

五味不同對於五臟的作用也有所不同!若是五味和諧,飲食調配恰當,有助於消化吸收,使臟腑、筋骨、氣血得到滋養!若是食物過份偏嗜,則五臟就會失調,有損健康!!

結論>“五味”與五臟關係密切,不能隨便亂吃東西!

 

中醫歷年來主張”治未病”,預防勝於治療。食物對人體的營養作用,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保健預防措施。中醫理論所言的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,正氣就是所謂的免疫力,免疫力好,邪氣就不會來侵擾身體囉!

#中醫 #永和中醫 #板橋中醫 #中醫理論